软件测试生命周期
Software Testing Life Cycle
软件测试生命周期 (STLC) 是指
以一种明确的顺序来分步执行具体任务的测试流程。为什么提出软件测试生命周期的概念呢?其目的是为了确保生产的软件能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在软件测试生命周期流程中,每个阶段的实施都是以特定的计划和一定的规则进行的。软件测试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目标和项目可交付成果。
软件测试生命周期如何划分
简述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
软件测试生命周期是一种逐步测试新开发软件的标准流程。如果你是软件开发工程师,你应该知道SDLC (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因为STLC 是SDLC的一部分。
STLC Phases
软件测试生命周期阶段
软件测试生命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软件测试生命周期的顺序是
1. RC- Requirement Collection 需求分析阶段
软件测试生命周期的需求分析阶段:
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第一阶段:需求分析和系统研究,这个阶段由客户需求构成,通常由项目经理向客户收集完整的产品需求并丝毫不漏地将这些需求传达给包括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在内的技术团队。
2. Test Plan 测试计划阶段
什么是测试计划?
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第二阶段:测试计划。它包括了所有与测试计划相关的活动。例如,这项工作需要多少测试人员参与,哪些测试人员应该负责哪些模块的测试,完成这些测试需要多少天,哪些错误跟踪软件适用于该软件的发布,哪些自动化测试工具适用于该软件的发布。
3. WTC- Write Test Cases 编写测试用例
IT 英语
测试用例英语:Test Case
测试用例的编写包括哪些内容?
系统分析 (System study):
测试用例系统分析是由每个测试工程师独立完成的。假定有A、B、C三个软件模块分别指派给三位测试工程师来完成,那么这三位测试工程师会分析并了解分配给自己的特定模块。
识别测试场景 (IPS, identify possible scenarios):
在识别测试场景阶段,每个测试人员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测试分配给他们的测试用例场景。我们举个登录测试用例:如果测试人员接受的分配任务是测试系统登录模块,那么他将采用不同的登录测试用例场景来测试登录模块的设计模式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软件测试编写测试用例 (WTC– Write Test Cases):
在编写测试用例阶段,测试工程师会编写所有可执行的测试用例要素。编写测试计划的目的是确保被测试的软件模块是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运行的。
软件测试需求评审的重要性:
测试需求评审 (Review):
软件测试需求评审阶段需要测试人员审查测试用例,测试需求评审的目的是再次确认测试用例的计划内容是否被正确地记录下来。
测试评审和测试用例评审:
复审测试计划 (FRC, Fix Review Comments):
在测试用例复审阶段,测试人员会对测试计划进行复审测试工作。
测试用例审核通过 (Approval):
软件测试修复报告评审通过后测试人员会得到一个审核通过的报告。
测试用例库的重要性:
测试用例库 (Repository):使用数据库存储测试用例-这是测试用例编写的最后一个阶段,测试人员会将编写的测试用例存储在软件测试用例管理工具中。
4. Requirements Traceability Matrix (RTM/TM) -Cross Reference Matrix 可追踪性矩阵/交互参考矩阵
什么是需求可追踪性矩阵?如何编写可追踪性矩阵?
软件测试-可追踪性矩阵:测试人员在编写可追踪性矩阵-交互参考矩阵文档时,通常会为每个测试需求准备至少一份测试用例文档。如果任一测试需求没有相对应的测试用例,那么该测试需求将会被标记为不通过,测试人员则需要为其编写至少一份测试用例,然后将其标记为通过。RTM/TM可追踪性矩阵的类型可分为以下三种;
正向可追溯矩阵/水平可追溯矩阵( FTM, Forward Traceability matrix or Horizontal Traceability matrix):
在正向可追溯性管理这个阶段,我们要确保每个测试需求至少有一个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可追溯性重要依据。可追溯性文件必须在测试用例执行前完成。下一步我们将进行测试用例执行分析以确保我们开发的产品正是客户要求的。
反向可追溯矩阵/垂直可追溯矩阵( BTM, Backward Traceability matrix or vertical Traceability matrix) :
在反向可追溯性管理这个阶段,我们将比对测试用例与测试需求,要确认测试需求的范围是否不会改变,客户给出的需求有哪些,开发人员是否有按照客户需求开发产品。软件测试执行完成后反向可追溯测试的准备工作就得做好。
双向可追溯矩阵(BDTM: Bi-Directional Traceability matrix):
结合了正向可追溯矩阵和反向可追溯矩阵二者的可追踪性分析标准。
5. Execution 测试用例执行
测试用例执行分析
可追溯性测试完成后,软件测试生命周期的下一个阶段就是执行测试用例。在测试用例执行阶段,我们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测试用例和详细的客户需求作为测试用例与客户需求之间的比对,再根据比对结果将测试用例标记为通过还是未通过。 缺陷跟踪:如果出现产品特性和功能与客户需求不符的情况,测试人员会实施缺陷跟踪。实施缺陷跟踪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的属性和功能与客户需求一致。
6. Test Case Execution Report 测试用例执行报告
测试用例执行结果怎么写?
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由测试领导编写。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包括:哪些测试工程师完成了哪些模块测试,发现了多少个bug,以及测试用例执行状态:有多少个测试用例处于通过状态,有多少个处于失未通过状态。 最后,一份详尽的包含通过和未通过百分比的测试用例执行报告就生成了。
7. Retrospective Meeting 测试用例评审报告
测试用例评审需要哪些人参加?测试用例评审的意义:
测试用例评审会由测试经理主持,并邀请所有参与此次测试的测试工程师参加。测试经理会与测试工程师们详细讨论整个测试流程。测试用例评审内容:主要讨论与整个测试相关的成功经验、失败原因以及改正措施。
Author: Maha
我是Wintesting中国站的 Maha,目前职位是市场营销&内容经理,负责CN Wintetsing网站内容的设计、编写与发布,同时还监管国内市场营销工作。与此同时,我也是一名IT培训教员,我的教育背景和所从事的行业都是与IT工程师行业及信息通信技术相关。此外,除了编写中英双语的新兴技术文稿外,我还是一名IT翻译工作者,累积翻译字数逾近10万,涉及的领域有大数据、人工智能、IoT、机器学习、云计算、AR&VR、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程序测试、软件测试、系统测试、网络测试及IT基础设施等。如果你需要相关领域的内容编写或翻译工作请联系我。 View all posts by Maha